![]() |
您现在的位置: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 >> 壹定发手机客户端 >> 课程设置及改革 >> 走进名师 >> 正文 | ![]() ![]() |
|
|||||
让《谈骨气》回来吧 | |||||
让《谈骨气》回来吧 | |||||
作者:佚名 教研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218 更新时间:2018-11-9 | |||||
让《谈骨气》回来吧 戴金红 每当我教到鲁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时,一种强烈的疑问便从心底升腾,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,却没有一篇典型的议论文,没有一篇代表性的议论文,让初学议论文的学生如何接受?让老师如何教?那最传统的、最典型的议论文《谈骨气》哪去了? 这学期我又教初三语文,学到第三单元,发一通牢骚后,我还是采取自己的办法。我先给学生讲议论文的有关文体知识,让每一个学生补充在课本上,然后每人打印一篇《谈骨气》原文,我就以这篇课文作为范文开始议论文的学习。 一、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《谈骨气》这个题目就是典型的议论文标志,如:谈什么、论什么,谦虚一点可以把它变成“浅谈什么”、“小议什么”等等。对学生就有了一个最初的引导,这样的题目是议论文的标志,但还要让学生明确一点,这样的题目往往是论题,而不是文章的论点。接下来“中国人是有骨气的。”独立成段,开门见山,提出论点,从而让初学议论文的学生明白论点的提出必须果断,必须鲜明,它的作用是总领全文,真正成为本文的灵魂和统帅。 第二段通过引用古语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古语阐释了骨气的含义,从而让人明白,具有这种行为的大丈夫的英雄气概就叫骨气;第三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气是中国人的传统,成为事实论据;第四段用一个“当然”承接上文,又用“我们的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,还有它积极的意义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”一句,自然的引起下文,为论据的引出做了一个自然的过度。由论点到论据,水到渠成。 接下来针对骨气的含义用分论点的方式来证明“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。”五六两段印证了孟子的话“富贵不能淫”,进而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,不仅如此,第五段摆事实,第六段紧跟分析,论证严密;第七段用“嗟来之食”的事实,从“贫贱不能移”的角度证明论点,也是先摆事实,后讲道理,接着用第八段这一议论段加以小结;第九段用闻一多的事例印证了“威武不能屈”,让人心服口服;第十段是对全文的总结,针对当前,联系实际,主要阐述无产阶级所谓骨气的表现,从而给人以鼓舞和号召。 这样的议论文,有着一般议论文的结构,即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。论点鲜明,论据充分确凿典型,论证严密,浑然天成,这样的议论文哪去了?像课本上选的议论文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》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》《谈读书》《不求甚解》《怀疑与学问》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》,哪一篇文章比《谈骨气》好呢? 二、适合初写者模仿 学生初写议论文,找不着北,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很简单的,题目是《谈失败》。结果交上来的作文让我大失所望,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:一、论点的提出不果断、不鲜明、模糊不清;二、提出论点后,论据只是一味的堆砌,没有分析与过度;三、事例不典型,不概括,没有说服力;四、论证不严密。出现了三岁小孩式议论文,即“我喜欢妈妈,因为妈妈带我去超市买好东西,晚上睡觉时给我讲故事,所以我喜欢妈妈。” 但是,当我们学习了《谈骨气》的写法后,我又让学生重写《谈失败》,交上来的作文就大不一样了。如:作文开头“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,关键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,迎接下一个开始,因此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。”开头巧妙的引出了论点,鲜明果断;第二段“贯穿古今中外,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,有很多人面对失败,从不气馁,坚持不懈,最终走向了成功。发明大王爱迪生、、、、、、”第二段不是一味的堆砌论据,有了一个从论点到论据的桥梁,自然的过渡到了论据。第三段概括的引完论据后,及时的进行分析,“爱迪生的每一次失败,都为他最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,假如没有他那一千多次的失败,就没有电灯的问世,他以不懈的坚持证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。”及时的分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,接下来的事例也是如此。最后适当的联系实际,再次点题,“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如此,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失败,面对失败,我们要坚定信念,树立信心,百折不挠,成功就会向我们走来。”像这样环环相扣,叙议结合,首尾呼应,论证严密,都是模仿《谈骨气》的结果。由此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初写议论文的基本步骤: 一、 巧妙地亮出论点。 二、 自然的过渡到论据。 三、 及时的对论据加以分析。 四、 适当的联系实际并点题。 对于初写者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就很不错了,可是像《谈骨气》这样的范文竟不知去向! 三、切合当前的社会实际 不仅如此,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,风气芜杂的社会,人们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爱情观、道德观以及教育模式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变质,男人一点不 “大丈夫”而女人没有了“妇德”,在这样的环境下,更需要在学生中谈谈骨气。 “人不可有傲气,但不可无傲骨。”自古以来,我们中国人就是有骨气的。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文天祥,不食“嗟来之食”宁可饿死的穷人,“威武不屈”的闻一多,都来自《谈骨气》,都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。 骨气,富贵不淫,贫贱不移,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。两千年前的古人尚且懂得,难道我们还不懂吗?我们,时代的青年,应当比古人理解更透彻! 中学生应有中学生的风骨,在现实生活中,的确有不少同学没有自己的骨气,经不住一点困难挫折的磨练。有的同学一次考试没考好,就叹息,人家是天才,我脑子笨。然后再不去拼搏进取,从此一蹶不振,他们都失去了中学生应有的骨气,有的同学甚至为了眼前的利益丧失了应有的自尊和人格。 远 航 戴金红 有一个梦想,在心中珍藏,那是我们不灭的希望 我们勤学苦练,我们努力向前 用琅琅书声迎接每一个朝阳 把每天的收获写在脸上 我们是不服输的一代 只要拼搏向上 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有一种力量,在心中成长,那是我们隐形的翅膀 我们坚持不懈,我们探索体验 用滴滴汗水浇灌我们的理想 把每天的进步在心中收藏 我们是六三班的一员 只要自信自强 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班主任寄语 ——放飞梦想戴金红 理想,在追求前是个梦,在追求过程中是首诗,实现后则是一首老歌。追求的过程中是最美丽、最浪漫的。只要你还在追求,梦想就不会失落;只要你还在奔跑,路就不会荒芜。想看到美好的明天,首先要抓紧每个今天。如果今天是张“弓”,那么你就是弦上待发的箭,只有抓紧时间,才能把“弓”引满,当你开始追求的时候,也就是你直奔靶心的时候。梦想成真的时刻,就是你触摸到生命价值的时刻。人生离不开拼搏,就像我们不能拒绝成长一样。亲爱的同学们,请珍惜每个充满希望的早晨,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、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,琅琅书声是我们献给太阳的礼赞。灿烂的朝阳预示着我们壮丽的人生!在这毕业前的最后一年里,让我们携起手来,齐心协力,用辛勤的汗水书写明日辉煌的诗篇,让我们的梦想放飞 |
|||||
教研录入:cuijian 责任编辑:jiaoya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![](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 | |
壹定发官网登陆 电话 0634-6113490 网址:http://www.biomarksystem.com 网站维护:雨航 |